科學界的正面誘惑 by國華

· 本站原創

台灣中研院生化所特聘研究員,同時也是特聘教授兼新藥開發中心主任陳慶士,爆發論文數據造假風波,據說出事的八篇論文都是在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時期做的。

去年有注意到一篇紐美國印安納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Aaron E. Carroll的文章,《科學界需要找出辦法,來克服只發表「正面結果」的誘惑》,提到美國大藥廠Amgen的科學家,對53篇有關癌症治療藥物的論文進行複製實驗,發現只有11%數量的論文,其結果是可以複製的。而這53篇論文每篇都在極享盛名的期刊發表,其中21篇還發表在最權威的期刊,這21篇論文,每篇平均被引用的次數約231次。

2011年,美國拜耳Bayer藥廠,也針對67篇論文(其中47篇是有關癌症的)的實驗進行複製。最後只有25%的結果顯示與原實驗結果是一致的。

事實上,大部分的美國藥廠對於學界的論文常常進行這樣的重覆驗證,他們對於學界的研究似乎保持懷疑的態度。畢竟投入動輒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與人力,必須要保證產品的成功。

後來我在網路上看到許多所謂的癌症或是疾病的治療方法,宣稱有多成功時,在有真實姓名與醫療機構與醫師姓名的前提下,會去注意,其結果到底利益了多少人,其結果是否可重覆,還是只是文中的少數幾個案例,通常這類文章或是網路分享都缺乏這樣的可重覆性驗證資訊。我也就不必再費神轉傳給親朋好友。

文章也提到,學界論文的可信度如此低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其激勵誘因。通常只要在有名的期刊發表論文,研究人員所獲得的報酬也會跟著大增。而這些有名聲的期刊又多偏好「令人振奮及新發現」的論文,這也是研究計畫出資者想看到的。為迎合出資者,研究人員就常報喜不報憂,只提出正面的數據,隱藏負面的數據。

除了專業期刊的問題外,大眾媒體也有類似的狀況。在一項研究中顯示,報紙所報導的許多「重大的發現」中,其中只有約一半被後續實驗證明是對的。令人擔心的是,有研究指出,其關注的234篇新聞報導,雖在後來都受到質疑,但其中只有4篇有後續的反面報導。

幸好,這問題在美國學界也漸漸受到重視,兩年前,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資助計畫,教育科學家們如何設計具可重覆性的實驗計畫。

另外,由美國政府及基金會資助的開放科學中心(Center for Open Science)也一直在推動學術研究更具開放性、正直性以及可重覆性。他們跟許多專家或期刊合作,倡導研究的預先登記制,讓研究方法更透明化,分析更沒有偏見與不隨意更動。他們已經做了心理學研究的可重覆性研究。將來還計畫做癌症實驗的可重覆性研究。

但真正的成功需要科學界在研究文化上改變。只要研究激勵辦法是鼓勵科學家們獨自研究與珍藏自己的數據,透明化就不可能。只要社會大眾希望重大發現會持續不斷出現,研究人員就會有意無意的讓實驗導向那樣的發現,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媒體還是習慣對新發現高潮,而不是去質疑他,或去跟先前的相關報導作比對,每個人就會被推往那無法複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