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世大運國際媒體效應零 by一心

· 本站原創

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ICRT) Taiwan This Week,訪問一位來賓是英國Coventry大學研究媒體和青年運動的Donna Wong博士,她表示,台北世大運在執行面雖然很好,在台灣國內也激起了熱情,如果從國際媒體效應來說,基本上是零,主要因為這個賽事的層級和規模在國際上本來就不是很吸睛,加上同時間在德州、香港、中國、印度都發生了嚴重的災情,完全佔據了這兩週國際媒體的頭條。

另一位來賓Brett Aaron說,他認為,在賽前,主辦單位並沒有向國際宣傳這個賽事,沒有引進國際贊助商,所以,來到這裡的人,大多是各國代表隊,工作人員,和運動員的家人…等等,不過,一旦來到台灣,大家都對於台灣的友善以及英語溝通的水準,感到印象深刻。另一位來賓、從事創業投資的Yvonne Chen認為,這是因為主辦單位一開始就不認為這個活動很大,所以不會引進跨國大企業贊助,主持人說,這可能跟台灣人比較害羞,不太會推銷自己的文化有關。(但我想主要原因還是,柯文哲北市府承辦這個爛攤子,焦頭爛額,所以,沒辦法想那麼多...)

昨天還聽了ICRT的另一段節目,Taiwan Talk,也是討論世大運,由三位ICRT新聞部的記者分享他們這次採訪世大運的心得,其中一件我之前都沒有注意到的爭議是,台灣有幾位已經很專業的選手參與比賽,比如說詹家姊妹和戴姿穎,這對其他的選手們來說,是不公平的(即使他們符合參賽資格),記者Jane Lee認為,可能因為缺乏經驗和信心,當初大家都沒有料到我們的運動員會表現那麼好,所以,一定要讓幾個會拿獎牌的選手在家參賽,才不會讓主辦國的得獎數少得太難看。

不過,後來,大家的表現實在是超乎期待,很多位年輕運動員,不但奪金,還破紀錄,比如短跑的楊俊翰,擲標槍的鄭兆村,鞍馬的李智凱…,在家比賽,觀眾們的熱情真的把他們推到最佳狀態。Jane Lee說,與其說,這次世大運讓世界看見台灣,不如說,是讓台灣看見自己,看見自己有承辦國際大型賽事的執行能力,看見自己有優秀的年輕運動員。

三位記者們也對於台灣觀眾的熱情和專注,印象深刻,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的運動員,台灣觀眾都很由衷地支持鼓舞。

上網查詢看到,主辦國的主場優勢,除了運動員熟悉氣候環境,觀眾熱情支持之外,還有選擇競賽項目的權利。

根據FISU規定,除了14項必辦的項目(compulsory sports)以外,主辦國家可以自行決定選辦項目(optional sports),世大運執行長蘇麗瓊表示,這次主辦單位有特別在選辦項目上挑選台灣選手較為擅長的項目,像是射箭、滑輪溜冰、羽球等,光這三項就替台灣隊拿下了總共35面獎牌,而滑輪溜冰和羽球這兩項的超水準表現,更是共拿下了15面金牌,超過總金牌數的一半。

2017的台北世大運,台灣獲得的26面金牌當中,台灣選辦項目就佔18金(滑輪溜冰10、羽球5、女子舉重2、武術1),而原本的必辦項目則獲得共8金(網球4、跆拳道1、男子體操1、田徑2),在此也可以看出,選辦項目是主辦國掌握比賽優勢的重要關鍵。

名嘴羅友志臉書PO文表示,戴資穎為幫國家爭光,放棄同時舉行的世錦賽留下來打世大運,猶如「李遠哲背九九乘法表」,是浪費時間。羽球世錦賽獎金500萬至2000萬元,世界排名積分近萬分,而世大運獎金90萬元,積分更只有零,羅友志認為:她們都是「奧運級」的大選手。台灣同胞,應放下自卑感的民族心作祟,讓真正台灣之光,去屬於她們的地方!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