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每個人心連心 by綉亭

· 本站原創

週日講座,主題是「波羅密:古老又摩登的生命態度」,帶著好奇心來參與這場盛會。 

院長首先以「宗教到底幫人類解決了什麼」來破題,指出佛教2000多年來,未能解決人類問題。 

當時的佛陀,為了幫助階級種姓底層的人有出口,重新界定婆羅門並非決定於出身,而決定於身語意的清淨,也就是說,每個人,不論出身,都能透過修行,成為婆羅門或阿羅漢。這對當時的屬於種姓底層的人來說,幾乎就是唯一的出路了。然而,時代變遷,社會階級相對來說比較流動,出路變多了,「誰是婆羅門?」或「什麼是身語意清淨?」,不再有那麼多人關心。後來的佛教徒,修正了他們的大哉問,從重新界定婆羅門,變成問死後去哪裡?表面上很多人關心,其實會關心死後去哪裡的人極少,最重要的是你很很難感覺這些人在乎世間的苦難。 

耶穌提出誰是「外邦人」?做得到「愛鄰如己」嗎?這個問題非常犀利,一問就碰觸到人們心坎的痛處,不再是抽象幽微的分別心問題,一問就碰觸到心的僵硬,一問心就痛到軟化,打開了。耶穌問對了時代問題,決定基督教成為普世的宗教;佛陀問問題沒有耶穌犀利,後代又轉為「誰要往西方極樂世界?」,錯得更荒誕離譜,死後世界缺乏可驗證性,導致佛教走入末法,注定要衰敗,使佛教人口成為世界宗教人口的少數。正如科學家如果沒有問對問題,就不可能解決問題。 

所謂波羅密,就是「從此岸度到彼岸的智慧」。此岸就是找到生命中擁有的神聖品質,彼岸就是完美的嚮往,理想境界。 

猶如談戀愛前,先要懂得與自己相處,如道如何對待自己,如何管理自己,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快樂,才能與別人在一起更快樂。真正的快樂,不是建立在依賴別人,而在於能夠充實自己,能夠獨立自主,自由快樂,能夠喜歡自己的表情,自己的聲音與聲調,自己的走路,自己的姿勢,甚至刷牙、洗臉…。如果沒有對方就不行,紅燈就亮起了,代表在依賴了,把戀愛當成吸毒,上癮了。 

神聖,就是生命中虔誠、謙虛與開放的態度,就是從此岸渡彼岸的起點。用在生活關係中,是幫助彼此更流動,更有尊嚴,能夠自得其樂,即便接觸自己的不完美,也能心平氣和的接納與面對。 

有人問:平日如何持續自由喜樂的能量? 

院長回應,就是不要衝太快,停留在可以管理的經驗。做不到,再回來初發心,回來對準,問:什麼是我的最好的態度?什麼是最謙虛開放的態度?喜歡這樣的自己嗎?嚮往最真最美最好的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正面的生命態度。 

彼岸,就是讓心住於空,如實流動,有最好的高度與深度。在關係上來說就是夢幻組合,出神入化。透過智慧,透過愛,把別人看成自己,如實面對生命中的痛,不會為了逃避痛苦,把別人的命運與自己切割開來,不會說我管不了別人的死活、管不了別人的束縛解脫…。我們不可能假裝不知道這世間有人在出賣血汗,生命品質如同奴隸。知道世間的痛,也是生命的驅動力,宗教要呼喚的是每個人都無法冷漠,此即找到根本問題。 

要如何找到核心價值?所謂「核心」,就是讓每個人活著有尊嚴,享有自由、平等的元素。假如被奴隸,所有時間都在工作,沒有時間享受生活,這就是沒有尊嚴。我們有責任,用愛來呼換,改善奴隸式的生活。自由、平等就是普世的核心價值,宗教家所要做的就是去挑戰和質疑,問右派的自由是什麼?左派的平等是什麼?宗教的核心一定要超越普世價值才有價值,一定要更深刻,幫助每個人的心連在一起,不要漠視別人的痛苦,也不要給媒體資訊給騙了。要一直問這樣是平等嗎?自由嗎?有了自由、平等,就有尊嚴嗎?透過質問,就會思考。忙到沒有時間思考這樣的問題,就是社會制度有問題。 

如何面對家人離去的痛,離苦得樂? 

院長提醒不要用對象來思考,把爸爸的痛當時自己的痛,思考這時候他真正要的是什麼?不要用女兒的立場與心態來思考。有同修認為爸爸又病又老,還想交女朋友。與其用兒女的立場來看、勸父親說不可能啦,還不如把自己換成父親的角度,想想如何能夠幫助父親完成這個心願:教他用Line,鼓勵他好好養病,讓身體健康、更有活力,或學電腦,或幫助他到更多有機會認識女性的場所…一切一切用主角(對方)的心來思考,而不要用自己的觸受來投射,這就是主體性的思考,就是無我。 

這一場講座,讓我更了解什麼是此岸,什麼是彼岸,更重要的是如何渡過苦厄之河的智慧。也學習到了無我的主體性思考,以及要解決問題,先要問對問題。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