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於:改變(李怡)
面對社會的不公,年輕人都想改變,但香港與西方的年輕人極大不同:香港經歷巨大社會變化,他們想改變的是回到過去;西方年輕人則在追求絕對平等和完美的思想主導下,走向新的不平等。
50多年前,中國文革時期,正逢美國反越戰和反建制學生運動高潮。那時一個華裔學者對我說,他向正要上大學的兒子提出三個要求:一、不管你讀多少年,你一定要把學分修完;二、不管你怎麼搞,不要把嬰孩帶回來叫我們撫養;三、不要吸毒成癮。
他兒子不是例外,這是火紅年代的常態。
那時的西方學生思潮,分自由派(Liberal)和激進派(Radical),沒有人自稱是保守派,因為保守派意味着沒出息。激進派主張以激烈手段去反對西方的現成體制,自由派主張以和平方式去追求平等社會。保守則被認為是守護原有的不平等體制,不思進取,不求改變。那時西方有許多毛澤東主義追隨者,因為西方知識分子認同毛繼續革命追求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理想。
其後文革自我毀滅,蘇聯東歐中國都經濟不振,而列根的保守、小政府,自由發展經濟的政策取得驕人成效,於是保守主義才再被人們提起。西方不再是自由派和激進派之別,而是自由派和保守派之別。
但自由主義思潮50多年一直存在並不斷在西方學院、媒體、知識人中發酵,最重要的兩點,一是對社會進步的期待與追求,二是接納多元,不論人的種族、身份、信仰為何,都予以尊重,反對差別。
現實不好,必須改變。問題是,不好的現實有些是不能改變的,比如人人都會死,這現實不能改變,只能適應,追求長生不老藥的改變,結果很可能是速死;天然的差別,如男女差別、種族差別、身型智力的差別所造成的不平等現實,強要改變就會產生逆向歧視。追求絕對平等,就像是吞服長生不老藥一樣危險。自由派追求平等、進步,到頭來變成了反自由,許多習慣用語被認為有歧視成份,一些經典文藝作品因其時代背景而被指為種族歧視要下架,歷史事實要遷就政治正確,反歧視綁架了言論自由。
奧巴馬上台時提出的口號是Change(改變),拜登上台意味着奧巴馬政策的延續。他宣稱上任後大赦1,100萬非法移民,這兩天已經有大批洪都拉斯「難民」向美國邊境進發,對非法移民的負擔就是對長期繳稅的原居民不公平。朝鮮又宣佈恢復核計劃,稱美國是朝鮮的敵人,顯然想向美國新總統要價。習近平說:「時與勢在我們這一邊」,顯然如翟東升早前所說「老朋友又回來了」。打着自由主義旗號的美國建制中人,服從的規則是「天下沒有美元搞不定的事」。
美國保守主義認為比改變更重要的,是遵從傳統、習俗、固有道德、關注多樣性和承認差異。在上帝的最後審判和公正的法院面前,才是真正的、唯一的平等;其他一切求取平等的嘗試,必然造成社會停滯。如果摧毀自然和慣例的差異,追求所有人平等,那麼不需多久,暴君或卑鄙的寡頭就會創造出新的不平等。
同樣是尋求改變,香港年輕人回歸傳統的追求,其勇氣和由此激發的智慧,使世人驚嘆;而美國年輕人在政治正確的學閥教育熏陶下,追求的是拋棄傳統、創造新的不平等的改變,隱約讓我們看到文革的一些景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