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的無事讚 by站長

· 本站原創

大學時代讀「個體經濟學」時,最喜歡英國思想家羅素的一句話:「悠閒對文明至關重要(Leisure is essential to civilization)」。他認為工業化時代機器取代人工,工人們不再需要像19世紀初的英國每天工作15小時,他主張大幅度減少每個人的工作時間,認為一個人每天工作4小時應足以解決溫飽與基本生活所需,剩下的時間才可能用來建設文明、脫離野蠻。

那陣子我一直在思考生產過剩與失業率問題,沒料到羅素的一句話解決了所有問題:減低每天工作時間,就不可能生產過剩與失業!

工作時間過長,人們必然身心俱疲,剩下的精力與「悠閒」只好用在「被動的」消遣發洩,不再有餘力「主動的」關注自由與獨立的人格開展與文明建設。

「在現代世界,『工作是美德』的信念造成了極大危害,幸福繁榮之路其實端賴有組織地減少工作。」這句話出現在羅素1932年的文章無事讚 (In Praise of Idleness)」:“A great deal of harm is being done in the modern world by belief in the virtuousness of work, and that the road to happiness and prosperity lies in an organized diminution of work.”

古印度自奧義書時代以來,修行的地方,通稱無所事事的「阿蘭若處(araṇya)」,意指遠離塵囂的森林,佛經說「空於村想,空於人想」,沒有人我對待,內心寂靜無諍,才能沐浴在「無事想」裡面。

2500年前喜馬拉雅山麓有一位修行人發現要做自己,就不能做工作的奴隸,要解脫、要自由,就需要有「主動的」閒暇。1932年,工業文明帶來人人不需要「過勞」的可能,羅素出現了,他說:每個人都有權利可以享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尊嚴。1932年迄今已85年,人類社會更有條件每人每天只工作4小時!

人工智能飛速發展,機械人與自動化逐漸取代密集人力,很多人會擔心失業,其實失業率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工作時間過長。工作時間過長的主因是工資太低,不這樣不足以維持生計,惡性循環的結果是缺少對文明至關重要的「悠閒」。少了主動有創意的「悠閒」,人類注定要陷入率獸食人的野蠻,找不到文明的出路。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