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艾克哈特啓發的「生佛」 by一心

· 本站原創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思的生命不值得活(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後人在此名句後添加另一句「未經生活過的生命不值得審思(Nor is the unlived life worth examining.)」。   

好比有個少年從15歲開始修行,每天閉關打坐,連續15年,他有15年時間獨處,不與人往來,沒有親情葛藤、沒有男女誘惑、沒有社會位階的競逐壓力,這樣的生命完全泡在「審思」,但卻不曾真的活過,也許他饑寒交迫過,也許他病過累過,給蚊蟲咬過,你不會說他真的活過。   

有位女士從30歲開始寫傳記,每天閉關勤奮地寫,就這樣日以繼夜連續15年,終於完稿,這時候她已經45歲,不到10天,她對自己的傳記很不滿意,她又改寫,花了30年完成。這時候她75歲,來不及出版,她就死了。這樣的生命可以說「審思」了45年,但很難說她真的活過。   

西方人學佛,講究真的活過,他們不大喜歡想像不受世間誘惑或遠離世間紛爭的佛陀,他們喜歡想像2500年前的佛陀來到今世,會怎麼過日子。700年前德國神秘主義大師艾克哈特(Meister Eckhart)說:「我們都注定要成為上帝的母親,因為上帝需要被生出來(We are all meant to be mothers of God, for God is always needing to be born.)。」   

基督徒的信仰如果受艾克哈特啓發,他來學佛當會想「生出佛陀」,因為學佛就是懷孕佛子,生下佛陀。   

有一位剛滿34歲的美國人Lodro Rinzler,已經寫了五本書:「佛陀走進一間酒吧…」,「跟佛陀一樣地走路:即使你的老闆很糟、你的前任還在折磨你、然後你又宿醉了…」,「佛陀走進辦公室:新世代謀生手冊」,「像佛陀一樣地坐:靜坐口袋手冊」,「如何愛你自己(有時候也愛愛別人):對現代關係的靈性建言」。他的文字平易近人,而且,貼近新世代的生命經驗與需求,值得參考。   

他最新出版的一本書叫做「愛會痛:關於心碎,佛法怎麼說(Love Hurts: Buddhist Advice for the Heartbroken)」。   

再看看台灣,佛法的教學幾乎都被各大山頭壟斷了,而且,因為有出家眾高於在家眾的這個位階觀念,所以,一般人如果自稱是佛法老師,很容易被嗤之以鼻。 

他在Google的演講,"The Buddha Walks into the Office",提到,他最喜歡的藏傳佛教字彙Gom,漢文正統翻譯做「修」,原本的意思是:「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who you are」,梵語是Bhavana,中文有時被翻譯成「靜坐(meditation)」,但「修」的真意是「修真」,「修復我們的天真與最美的人性」。不僅可以讓我們對自己的嚮往越來越熟悉,對我們做每一件事情的良好意圖越來越熟悉。   

Who do you want to be? What do you want to do? 

他的老師是薩姜米龐仁波切(創巴仁波切的兒子),他從小就練習靜坐,出家過,然後回來念大學(我的母校!),在回到校園的經驗中,他發現,他必須找到靈性修行、學業、社交之間的連結,所以,他後來寫了「佛陀走進酒吧」那本書。   

在跟這本書巡迴時,他跟兩位剛好都要從同一所大學畢業的女生簡短對話,一位說,她的目標是成為星巴克的行銷長,另一位說,她根本不知道接下來她會在哪裡,她只知道她想要幫助人。因為這個對話,他才有了「佛陀走進辦公室」這本書的想法。   

每個人的生命都好像曼陀羅,不管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都繞著一個中心在轉動,他帶大家一起做簡單的靜坐練習,然後請每個人去思考,我生命的中心是什麼?是一個身分,是一個外在的成就、目標?還是我們嚮往的人格質地?例如:慈悲,溫柔?   

他當然是覺得,要發展什麼樣的人格質地,比一個外在的身分地位業績目標,更能帶來真正的滿足與喜樂。   

在曼陀羅的中心寫下核心價值,然後,在曼陀羅的內外共三圈,依照遠近的感受,寫下自己所從事的活動,有建立關係的人…寫完後,從中心點畫線、連到每一個所寫下的人事物,比如說,我的中心是「充滿愛」,劃一條線連到我所做的「慢跑」,慢跑,將如何幫助發展出「充滿愛」的人格特質?就這樣,一個個去連結,讓生活中所做的每件事,讓生命中的每一個關係,都對準了核心嚮往,都在幫助我成為我嚮往成為的那個人,都在生出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