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經民連》第一階段培力營課程,主辦單位聘請大學教授、學者專家、立委、公民運動家和公民記者等講授台灣經貿問題,主要著重資訊面不談經濟專業知識,有興趣者入門不難。很多媒體人報名都被過濾掉,學員以年輕人為主,包括三位高中男女。我可能因為是退休公務員,被錄取了。
台灣資方五缺都是政府慣養的,只求量產附加價值低的東西,任何人均可老闆,污染不付費。勞工低薪跟出口關稅高無關,0關稅是短多長空-導致產業過度集中,韓國簽FTA出口卻大幅下滑可作借鏡。德美中(印度?)日沒簽FTA出口中國市場仍然成長。
銀行業壓商業司通過ECFA,官員看了自由時報才被嚇到,談判完全沒保障台灣弱勢產業和全民福利!多位講師強調經濟因素同時要考量「中國因素」--中國統一台灣的企圖不可小覷!井底之蛙的公務員若仍相信「二岸一家親」,會讓台灣陷於門戶失守的危機,馬政府服貿談判團隊的思維其實也映照出多數公務員思想落伍的程度,因為養尊處優不會參與社會與各行各業(尤其基層勞工)連結。
講師舉例說明台灣公務員被綁架的保守阿Q思維,他稱之靜態思維:
* 怕違章工廠掃除會影響勞工失業,任令存在不處理。
* 他參加過經濟部一天內召開2個相互矛盾的會議:<如何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和<如何量產低價競爭>,貽人笑柄。
* 政府補貼政策鼓勵大資低價量產<1千萬賺1百萬>,而放棄小資高附加價值<5百萬賺3百萬>,請問前後二者孰較有利?
我自己是退休公務員,但我從不認為公務員考試錄取代表高智商,反而是在僵化腐化的體制下培養出一群手握公權力的「中壢」人。
隔天上訪調地區簡介,講師談新莊區農工戶陪外來政權走過的斑斑血淚史,政府自豪的375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內幕卻是剝削農民課教育捐、強制以農產換肥料,地主迫遷都市轉入工業,當農民也無法生存時,又訂立奇怪政策「農工共存」迫使農地上建鐵皮工廠,衍生日後的鎘污染農地休耕事件。
1980年後都市現代化更迫使農地改建住商,工廠四處流竄,究其實政府的土地政策從來不是以保障中下階層的工作權居住權生存權為職志(違憲),反而以發展都市住商之名濫行徵收都更重劃逼迫小農工廠流離失業。劍指現任地政司長(我的同學)大剌剌說開發建屋為了「以量制價」,孰不知台灣人口銳減空屋過多,炒作開發致地價大漲圖利了誰?塭仔圳重劃前後土地對照更與現況差異過大,原住宅少卻大幅增多,原工業多卻銳減。不得不懷疑官員以重劃手段強迫中小企業改行,而台灣土地政策也變成了官員權貴資本家的炒房工具。再說新廠房標案也只給大型廠,為大企業設計,不思照顧中小型廠為主的原工業戶。
當地鐵皮工廠破壞環境,政府是始作俑者,卻用跟中國共產黨一樣的手段來對付人民?人民希望產業聚落納入政府管制,輔以環保教育,如德國保護產業在地永續發展,實踐憲法保障人人平等的工作權居住權生存權。
上完課心難平,蔡總統說底層勞工的聲音她聽到了,真的聽到了嗎?政務官又老又藍、優秀事務官升遷受阻,永遠是阿Q保守派當道,官員思想不革新,開放外貿無用!政府怠惰自利→政策保障大企業→中小企業無法生存,必須鑽法律漏洞苟且偷生→全民自利主義。
蔡培慧講師反對TPP,其條件要國家和國會許可,並非單純的國對國貿易,「跨國財團」也會干預國家職能,必須修法配合其條件。德國農業自給率90%,中國95%,台灣僅30%很詭異,檳榔業是台灣最完整的在地經濟模式。期望更多團體如主婦聯盟、儲蓄互助會等,藉自我調節機制開展階級差異的抵抗之路。政治(府)按權力、財力作不公平的資源分配,民間重新反思組織「合作社」達成資源的適當分配。她當立委還要每天花十幾小時在TPP、FB傳播理念。有學員問如何跟保守勢力對話?問題留給大家去發現,很多公民團體成員在做,成果不是馬上彰顯。
第一天晚上活動設計每人寫5張小卡片介紹自己,再分送給5個人,最後大組分享除了介紹自己,還要介紹一位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學員,當然不僅送卡片認識新朋友需要透過對話。我很快浮現感動的相:收到活動邀請信我猶豫一星期,慣性為自己找藉口(太專業…),快要放棄時有一天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最後一天,不參加培力營我會不會遺憾?」答案是「很遺憾、非常遺憾!」立刻回信報名,本來可以選擇貴族式的退休生活,但是核心價值幫我作了另外抉擇。
這番話引起如雷掌聲眾人目光齊聚,感覺我對準了神,別人是否認識我一點都不重要,有融入團體的感動,反而後來介紹的學員開始記得我,引述「如果今天是我生命最後一天」。
我不知道氣氛為何這般熱烈,只知公民團體的成員人人都在找--能貢獻給台灣什麼?這麼努力,為何依舊看不到台灣政經環境的轉型正義?其實大家內心都有這個價值,我只是一小火花幫他們照見。 發現NGO年輕人真不簡單,思想進步學習快,不必告誡人「要尊重別人作他的最真最嚮往!」,他們做到的更勝於我們用說的想的,看到的世界也比我這隻井底蛙大得多!所以我只管謙虛向境界(人)學習。下一步要學習順勢延伸話題,帶出第一等公民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