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躓後的農地工廠 by一寂

· 本站原創

我有一間工廠,在新莊,大型廠房,員工連我共5個人,5台機器,應該算是現在最冏的小微工廠,生產塑膠粒,屬於塑膠加工業,大家說的傳統產業。「老闆負責送貨、接電話,老闆娘什麼都做,一個人看顧兩台機器....一間工廠,5個人就夠了。」

「自己出來開工廠,什麼都要會,本來不會(塑膠粒)染色,後來就想辦法學會...不學會,就接不了訂單,自己吃虧。」

機器設備還沒有先進到AI,至少是跟得上夠用,每台機器要一兩百萬,不便宜耶!員工技術純熟、有默契、配合度高,只是年紀有點大,都是五十歲以上。

雖然大家都覺得傳統產業遲早會被淘汰,但現在市場還有,我沒有接不到訂單的問題,旺季也會趕貨趕到沒日沒夜,應該算是正常營運,只是傳統產業的盈收有限,毛利不高,就是要拼命,賣一分力氣賺一塊錢,有做才有賺。

做生意、憑良心,我的工廠開了二三十年,也算得上是正正當當的生意人,對得起國家社會,唯一可議的是我的廠房是租的,是蓋在農田上的違章建築,鐵皮屋式的,就是大家說的「農地工廠」

今年9月,農委會公佈「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查詢圖台」,透過衛星影像,全台農地怎麼用,有沒有蓋農舍、工廠?每一筆都被盤點,看得清清楚楚。10月,行政院又說要拆除違規農地工廠,還說要「即報即拆」,我只是小小咖,要輪到我(被強拆),應該在很久以後,當然還是會想一下,如果有個萬一.....。

如果我要合法工廠,我需要的廠房大概是200坪左右,現在新北市工業區,200坪到300坪間的廠房,售價從7、8千萬到1億,怎麼可能買?買不起,也不需要買,我今年五十幾,假設做到65歲退休,還有10年,這10年我只要賺夠就好了,何必做到拼老命,而且現在的時機,就我的工廠規模、產業型態,就是拼老命賺,也是有限,穩穩當當就好了。

沒辦法買廠房,就只有租,租就要看區位地段,200坪左右的廠房,在新北的三重、土城、新莊,租金從15萬到30萬都有,等於每年廠房租金要抓個200萬當固定支出,10年,2000萬,你說有沒有傷本?

政府最近一直在喊「企業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像我這種小微企業,什麼都ok,最缺的就是廠房土地。

大家都在喊產業升級,我沒想升級,升級太高檔了,我只要存活,現在的台灣,到處都是高房價高租金,那一天,我真的要遷廠,缺錢了,我要到那裡找錢?銀行?

我的財務正常,機器設備都是自己的,只有廠房是租的,這樣的工廠有可能跟銀行貸款嗎?

坦白講,沒有一家銀行會借錢給我,他們的標準作業流程是「銀行貸款需要擔保品,這樣才能保障債權」,我必須要有土地、廠房之類的不動產,才能跟銀行借貸,銀行不接受動產融資。當然,我是可以用我家人名下的不動產來借貸,我家人是擔保品提供人,我是主借款人。

如果要這樣才能跟銀行借貸,這就踩到我的底線,做生意總是要留後路,除非我確定穩賺不賠,不然,拿房子抵押,萬一那個月還不出貸款,銀行就會找法務單位處理房子,做生意像賭博,賭輸了,我自己賠錢,還把家人都拖下水,房子也沒了,那不就虧大了?我是保守前進型。

銀行借錢,每個月的還款期限是30天,業務員都會說「期限不會咬得那麼死,銀行會依照公司的營運狀況做調整」,這些話只能參考用,我們不像餐飲業,餐飲業是收現金,天天結帳,我們是客戶開支票,當月結帳,萬一一兩張支票出問題,錢沒進帳,我就要忙著找錢週轉;更何況,我現在也還被貸款利息追著跑,那些機器設備都還沒有還本,一台機器200萬耶!

中小企業最傷腦筋就是融資不足,跟銀行借貸困難,政府一直說要輔助中小企業,還搞個「信保基金」,想用信保基金來分擔銀行辦理中小企業貸款的信用風險,提高銀行辦理中小企業貸款的意願。

政府真的以為有信保基金當後盾,即使中小企業沒有不動產、擔保品不足,銀行還是有可能同意貸放中小企業取得融資?你不覺得那只是說說漂亮話,看得到,吃不到?

信保基金的成立是為了協助擔保品不足的中小企業,提供信用保證,讓中小企業取得銀行融資,但是,信保基金不是獨立的貸款機構,她是依附在銀行裡的,也就是中小企業必須先取得銀行同意借貸,然後信保基金才能出面擔保;取得銀行同意借貸的關鍵在擔保品,只要擔保品不足,根本無法通過銀行那一關,只要銀行不核可,信保基金根本沒有作用,你不覺得這個程序很矛盾嗎?政府到底有沒有腦袋啊?

銀行有風險考量,他們只看不動產,只要有不動產當擔保品,跟銀行借錢是絕對沒問題的,現在利率又低,假設我跟銀行借1000萬,利率2%,15年攤還,每個月本利負擔大概是65000左右(每個月利息約16000),想想,每個月只要付65000,就有1000萬可以用,再多借個幾千萬,就可以進場買房買地炒地皮,那些投資客就是這樣玩的,輕鬆划算,穩賺不賠!

中小企業主跟房地產投資客,同樣都想跟銀行借錢,誰一定借得到?銀行融資到底流向何處?給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