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信介植物採集的天命2018-11-04 點閱:6563 分享:9
看影片《植物獵人洪信介》,才知道這個世界有這樣的一種工作,職稱很特殊,叫「植物獵人(Plant hunter)」。正確的用語應是「植物採集」,稱之「植物獵人」有點像素雞素鴨素鵝,有逗趣作用。 短短幾分鐘對植物獵人洪信介的介紹,很感動洪信介對工作的熱情與熱愛,為了拯救瀕於滅絕的植物保種,他可說到了「為之生,為之死」的地步。 一年365天他就有100天在樹上,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危險風險最高的職業,不過他卻樂此不疲的,甚至認為「有一天我絕對是死在山裡的那個人。」當他這麼說,沒有恐懼、擔心與害怕,而是有種為了他的最愛—採集植物復育的工作,如果以身殉道,有死而無憾的味道在。 洪信介的學歷,只有國中畢業。對於攀爬可是比一般人更有天賦,小時候他在學校,就喜歡爬竹竿、爬上屋頂為樂。國中畢業後,在工地做電機工程學徒,不用鋁梯就爬上路邊的電線桿來拉電纜線。當兵退伍後,從事古蹟修復的工作,待在屋頂的時間更長了,別人走在細窄的高空桁架上膽顫心驚,他卻如履平地,顯而易見他的攀爬的天賦,從小就異於常人,老天賦予他這個本領,當然是日後將有他的大用。 45歲的洪信介在44歲前都沒有穩定的工作,直到來到屏東植物保種中心工作。他只有國中畢業而已,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是碩博士,他的資格不夠又怎麼能夠進來屏東植物保種中心工作呢? 他會的本領,當然不是那些大學知識殿堂的學者專家會的本領。他很自傲的說,「植物學家想做的未必做得到的事情,我全都包辦了。有時候要在山裡待十幾天,揹負40公斤的重物,要到有些根本是從來沒有人類去過的地方。我站在樹上,如履平地,可以從這棵樹到那棵樹去。我對植物的特性很了解,一邊走路,一邊掃描,像掃描機一樣,開花的、結果的、長孢子的,他一目了然,一直採也不會重複。」我想這就是他特殊的本領,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他,能夠像泰山一樣,可以攀爬好幾層樓的大樹,在高高的樹幹上走來走去的,還有很高識別植物種類的敏感度,這個工作最適合他不過了。 當初科博館「索羅門群島資源植物調查暨植物誌編纂計畫」苦於找不到採集高手,團隊的陳正為(蕨類)、許天銓(蘭科)等主要研究人員知道洪信介以搏命採集為天職,極力延攬他加入。
辛苦採集的物種,當然要先製作標本,保存起來,他說,起碼要知道這個環境有什麼植物才能夠保護環境。在採集過程,快天黑,就要趕快紮營,處理標本,寫紀錄,每天處理到很晚,12點過後才睡。採集植物愈新鮮越早烘乾越好。要把植物各器官放入零下196度的液態氮,才能完整的把植物基因給保留住。看他發明特有保存標本的方法,製作過程那麼熟練,他的神情,這麼專注認真,態度又那麼很虔誠,眼前的植物標本簡直就是珍貴無比。 在影片中,還看到洪信介還有另外的本領與天賦,看他在昏暗的地方,聚精會神的畫畫,手繪各種植物的形態、開的花形、各種部位的形貌…..很有專業水準,看起來他還挺自得其樂呢,難怪他會說,老花愈來愈嚴重,如果老了,無法爬山 ,考慮成為畫植物圖鑑的畫家,他真的是多才多藝的植物獵人。 在植物獵人這個工作,洪信介一點都不無聊與寂寞的,白天他攀山越嶺,到處採集瀕臨滅絕的植物,為了保種,晚上紀錄,處理標本,繪製圖案,他有這麼多的本領天賦可以貢獻。在這個工作也找到他安身立命,難怪他會說:「在社會中我是潦倒窮困的;可是到了森林裡這些平常人看不到的東西就好像是我收藏一樣,有一種又夢幻又富有的感覺。」
|
上一篇:黃惠偵與母親的和解 移至文章頂端 下一篇:天賦遇上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