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化高牆的救贖2016-11-13 點閱:9422 分享:7
原只是因為喜歡摩根費里曼,所以借了《刺激1995(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這部影片。看了之後,覺得真是好看,而且有很多發人深省的地方。後來查了網路,才知這部影片在二十幾年前在奧斯卡金像獎中曾被提名七項,全都摃龜。但隨著時間愈陳愈香,後來反而成為票選名片中,常擠進前一、二名的好片。
典獄長是這座監獄最有權力的人,他叫獄囚把信仰交給神,把生命交給他。他以為上上教堂,唸唸聖經就是好人。當他看到安迪在讀聖經時,他問安迪最有感覺的句子是什麼?安迪說:「你們要警惕,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來,或晚上,或半夜,或雞叫,或早晨。」安迪講的是他當時的心境,期望有人引領。而典獄長卻說他最有感覺的句子是「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會在黑暗裡走,必要得生命之光。」典獄長把自己想成是上帝,可以決定別人生死,可以操控誰可以假釋,誰必須留著。 但聰明的安迪利用他財經的長才,先是讓獄警們可以節稅,接著又被典獄長利用來洗錢,他也藉此幫獄友爭取到最好的圖書館,也幫助了很多人取得學歷。他是嚮往自由的,不要被這高牆關住的。最經典的一次是,他在圖書館找到了一張「費加洛婚禮」的唱片,他寧可被關禁閉,也要把音樂放送出去,讓獄友們可以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放出來後,他告訴獄友,被關禁閉時,他有莫扎特陪伴,有些東西是關不住的,別人觸碰不到的。 他會向瑞德傾訴,他未來希望能如何如何。瑞德卻認為有希望是危險的東西,他會讓人發瘋。有一位老獄友老布關了幾十年後出獄了,因為不能適應社會,充滿徬徨恐懼,就像瑞德說的「他已體制化,離不開它了」,最後選擇自殺。但安迪從不願體制化,他說:「只有二選一,忙著活或忙著死。」 因為一位年輕獄友的被典獄長誘殺,安迪更明白在高牆裡有一雙手能操控公平正義,讓他更想離開監獄。於是他用計讓典獄長汙來的錢轉到一位虛擬的人名,又用十幾年的時間在美女海報下挖洞。典獄長自以為掌控大權,其實他不知自己已被聰明的安迪反將一軍。當他打開保險櫃,拿出聖經和帳簿,安迪諷刺的寫著「救贖之道,的確在其中。」安迪成功的逃獄了,來到了能忘記過去的墨西哥海邊「芝華塔尼歐」,重新開始他的新生活。他那些輝煌的事蹟,也成了獄友津津樂道的話題。原本在獄中吃得很開的瑞德假釋出獄之後,他和老布一樣,已經體制化,甚至連上廁所都要報告,他幾乎無法再適應外頭的社會。就在這時,他想起安迪曾告訴他,可以到大橡樹下找一份給他的東西。瑞德找到了,也得到救贖,他逃離了體制規定不得出國境的規定,前往太平洋藍色海岸旁的「芝華(Zihuatanejo)」,開始新生活。 你知道墨西哥人怎樣說太平洋?「沒有回憶的溫暖地(A warm place with no memory)」,男主角放給全監獄聽的《費加洛婚禮》,見証我們需的要是心中充滿自由的夢想,不需要回不了頭的回憶桎梏,尤其在生命中困頓的時刻。
|
上一篇:老建中的一中同表 移至文章頂端 下一篇:當學生家長以消費者自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