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以普世價值為前提2013-11-10 點閱:14755 分享:2
昨天英文版《臺北時報》看了陳破空的文章「強大鏈結以圍堵專制」(Strong Chain to Contain Dictatorship),提到台灣為了掌握兩岸的關係,必須了解相對於中國的優勢,不是在經濟上或軍事上,而是在普世價值和國際關盟。這才是台灣唯一能和中國建立互信的方法,而自信是必要條件。 對於他的論點,個人深感認同。 他說中國雖然在經濟上成長,在國力和軍力爆張,但在文化首人民素質相對落後。「儘管有經濟起飛、國力和軍力空前膨脹,但從文明層次而言,中國仍然是一個落後國家;究國民素質,中國更是一個失敗國家。」國民黨和在野的民進黨因為務實地強調兩岸關係的重要性,「既然統獨問題一時不能解決,不如把統獨之爭放一邊」。 中共宣稱只要在一中前提下什麼都可以談,相對地,台灣也應該提倡只要依止普世價值原則,什麼都可以談。 這樣的方式將球丟回到北京手上。只有雙方對等談判民主、自由和人權,才有可能讓台灣人民和中國人民受益。也有助於基本上的安全、中國的健全發展和對世界和平的貢獻。
過去幾年國民黨和中共沆瀣一氣,增加了台灣國家、亞洲、甚至全世界的危機。美國方面重要政治人物已表達關切,台灣豈能忽視。 中共近年以「反獨促統」的口號、積極修補兩岸關係,似乎有效地阻撓了台獨的努力。另外,中共在南海、東海、以及中印邊界不時製造事端,亞太國家紛紛靠攏重返亞洲的美國,形成區域聯盟,聯手抗衡中共。。 台灣有必要思量自己在這一區域聯盟中的角色和定位,以一個位於東亞第一島鏈有重要關鍵位置的國家,民主台灣,至少不能成為國際圍堵專制堡壘的戰略缺口。 政論家陳破空,四川人,26歲、30歲兩度因學運入獄,歷時四年半。31歲從獄中向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秘密提供勞改產品出口商標等證據,指控中共踐踏人權、違反國際法。32歲流亡美國。今年49歲。以他對中共的了解,以及對國際間利害關係的權衡,給台灣當權者明確的建言。這絕對是值得台灣未來國家領導者深思的課題。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暴利還是暴力? 移至文章頂端 下一篇:黑木耳也有商業機密